摘要:為解決污水處理中的一些實際問題,通過試驗研究了聚合氯化鋁(PAC)的絮凝作用在控制污泥膨脹和提高除磷效率方面的應用,提出了向發生膨脹的污泥中加入聚合氯化鋁,聚合氯化鋁可以起到控制膨脹的作用,向二級出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鋁,可以提高除磷效率。但應綜合考慮運行情況,確定較佳投藥量,以達到既定的混凝效果。
聚合氯化鋁(PAC)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,對各種水質及其pH的適應性很強,礬花形成快,顆粒大而重,對溫度適應性也很強,可在低溫下使用,且投加量少,產泥也少,使用、管理操作都較方便,對管道的腐蝕性也小?;诰酆下然X(PAC)的這些特點,進行了以下研究。
1、聚合氯化鋁(PAC)控制污泥膨脹的研究
1.1 污泥膨脹的概念
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常見的一種病態現象,系指活性污泥由于某種原因的改變,產生沉降性能惡化,不能在二沉池內進行正常的泥水分離,污泥隨出水流失。發生污泥膨脹以后,流失的污泥會使出水SS超標,如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,污泥繼續流失會使曝氣池的微生物量銳減,不能滿足分解污染物的需要,從而導致出水BOD5也超標。所以,當污泥膨脹發生以后,應立即采取臨時措施,防止出水超標,以免污泥大量流失,導致系統的失敗。
1.2 污泥干重、污泥沉降比、污泥指數的概念
(1)污泥干重:亦稱污泥濃度或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。按每升混合液所含污泥干重(mg/L),一般活性污泥法的MLSS控制在2000-4000mg/L。
(2)污泥沉降比:又稱30min沉降率。指混合水樣靜置30min后,污泥體積占混合水樣體積的百分數,以%表示。
(3)污泥指數:又稱污泥容積指數。是混合液經30min靜沉后,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積,計算公式如下:
污泥指數:=10mL混合水樣靜置30min后的污泥體積(mL)/10mL混合水樣的污泥干重(g)
SVI的單位為mL/g,但一般常把單位省略。
1.3 污泥膨脹的衡量指標
發生污泥膨脹的污泥可用污泥容積指數SVI作為衡量其沉降性能好與壞的指標。SVI在200mL/g以下為正?;钚晕勰?,一般在50-150mL/g,較好在100mL/g左右。SVI在200mL/g以上標志著活性污泥發生膨脹。
表1列出了發生污泥膨脹的某曝氣池混合液連續一周的SV30、MLSS、SVI值。
表1 連續一周的SV30、MLSS、SVI值
時間/天 | SV30/% | MLSS/(mg/L) | SVI/(mL/g) |
1 | 99.0 | 3692 | 268.15 |
2 | 99.0 | 3762 | 263.16 |
3 | 99.0 | 3770 | 262.60 |
4 | 99.5 | 3448 | 288.57 |
5 | 99.5 | 3422 | 290.76 |
6 | 99.0 | 3208 | 308.60 |
7 | 99.5 | 3294 | 302.06 |
1.4 向膨脹污泥中加入聚合氯化鋁(PAC)的試驗研究
1.4.1 試驗程序
(1)取5個1L的玻璃燒杯洗凈待用。
(2)向每個燒杯中加入1000mL發生污泥膨脹的曝氣池混合液,并確保每個燒杯中的水質一致?;旌弦簯腋」腆w濃度MLSS是3294mg/L,污泥30min沉降率SV30是99.5%,污泥指數SVI是302.06mL/g。
(3)同時向5個燒杯中,分別加入0.02g、0.05g、0.10g、0.20g、0.50g的聚合氯化鋁粉末。
(4)向每個燒杯中放人相同的攪拌器進行攪拌,攪拌速度為75r/min,攪拌時間控制在10s,然后停止攪拌,并取出攪拌器。
(5)觀察各杯30min沉降率SV30(%),計算各自的SVI值。
(6)向加0.50g聚合氯化鋁粉末的杯子中又加了20g的聚合氯化鋁粉末,攪拌后靜置,觀察杯內混合液沉降情況。
1.4.2 試驗結果
向膨脹污泥中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鋁粉末,試驗結果見表2。
表2 加入不同量聚合氯化鋁粉末的試驗結果
PAC加入量/g | 試驗結果 | |
SV30/% | SVI/(mL/g) | |
0.02 | 65.5 | 198.85 |
0.05 | 62.0 | 188.22 |
0.10 | 61.0 | 185.18 |
0.20 | 62.5 | 189.74 |
0.50 | 64.0 | 194.29 |
0.50+20 | 杯內混合液一點兒沉降都沒有了 |
由結果可以看出,SVI是302.06mL/g的原膨脹污泥,在分別加入0.02g、0.05g、0.10g聚合氯化鋁粉末后,SVI分別是198.85mL/g、188.22mL/g、185.18mL/g,SVI均降到了200mL/g以下,說明聚合氯化鋁的加入對控制污泥膨脹能起到一定作用,而且隨著聚合氯化鋁粉末加入量的增加,SVI呈下降趨勢。但是,在原膨脹污泥中分別加入0.20g,0.50g聚合氯化鋁粉末后,SVI則分別是189.74mL/g,194.29mL/g,也就是說隨著聚合氯化鋁粉末加入量的增加,SVI又呈現了上升趨勢,而且向加0.50g聚合氯化鋁粉末的燒杯中又加了20g聚合氯化鋁粉末后,杯內混合液一點兒沉降都沒有了,說明聚合氯化鋁投加量過多,反而會降低污泥沉降性能。
2、聚合氯化鋁(PAC)提高除磷效率的研究
2.1 試驗程序
(1)取若干個1L的玻璃燒杯洗凈待用。
(2)向每個燒杯中加入1L的二級出水,并確保每個燒杯中的水質一致。
(3)同時向每個燒杯中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鋁粉末,分別混勻,放置使沉淀。從投藥時刻起攪拌1-3min,攪拌時間取決于運行中實際混合時間。
(4)取每個燒杯中經混凝沉淀之后的上清液與二級出水平行做總磷(TP)測定(采用過硫酸鉀消解,鉬銻抗分光光度法測定),分別計算經混凝沉淀后的TP去除率。
2.2 試驗結果
連續試驗3天,一天是1L二級出水中加入0.02g聚合氯化鋁粉末;二天是1L二級出水中分別加入0.06g、0.10g聚合氯化鋁粉末;三天是1L二級出水中分別加入0.10g、0.15g、0.20g聚合氯化鋁粉末,3天的試驗結果分別見表3-表5。
表3 一天的試驗結果
水樣名稱 | TP測定值/(mg/L) | TP去除率/% |
二級出水 | 2.15 | - |
加0.02gPAC后的上清液 | 2.09 | 2.79 |
表4 二天的試驗結果
水樣名稱 | TP測定值/(mg/L) | TP去除率/% |
二級出水 | 1.94 | - |
加0.06gPAC后的上清液 | 1.28 | 34.02 |
加0.10gPAC后的上清液 | 0.72 | 62.89 |
表5 三天的試驗結果
水樣名稱 | TP測定值/(mg/L) | TP去除率/% |
二級出水 | 1.91 | - |
加0.10gPAC后的上清液 | 0.33 | 82.72 |
加0.15gPAC后的上清液 | 0.16 | 91.62 |
加0.20gPAC后的上清液 | 0.12 | 93.72 |
由結果可以看出,向二級出水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聚合氯化鋁粉末,隨著聚合氯化鋁粉末量的逐漸增加,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TP值逐漸下降,TP去除率逐漸升高,較高的達到93.72%,而且同樣是加入0.10g聚合氯化鋁粉末試驗,二天TP的去除率為62.89%,而三天的TP去除率卻達到82.72%,這可能與出水水質等因素有關。
3、結論
(1)向發生膨脹的污泥中加入聚合氯化鋁,此時的聚合氯化鋁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,起到臨時控制污泥膨脹的作用,但是投加量不可太多,否則會降低處理效果。
(2)向二級出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鋁,此時的聚合氯化鋁可以提高除磷效率,磷去除率可達90%以上。
(3)在實際運行中,應綜合考慮曝氣池混合液或二級出水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,控制好pH及堿度、混合強度、絮凝反應條件等,確定較佳投藥量,以達到既定的混凝效果。